德国杜伊斯堡-艾森大学Max J. Setzer教授同济访学顺利举行 

2017年12月5日起,受土木工程材料系主任孙振平教授的邀请,德国杜伊斯堡-艾森大学Max J. Setzer教授作客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学术指导和交流,材料学院老师和同学、上海建工有限公司、上海隧道股份公司和上海市政设计院的材料专家们聆听了报告并积极参专题讨论,收获颇多。

      Max J. Setzer教授于1968-1972年在慕尼黑工业大学(TUM)攻读博士学位;1972年取得TUM土木工程和测绘学院与物理系联合培养的自然科学物理学博士学位;1976年成为TUM土木工程材料物理系副教授;1980年升为TUM土木工程材料物理系教授;1987年,他成为埃森大学建筑物理与材料科学研究所(IBPM)高级教授并担任所长。

       Max J. Setzer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为材料的纳米和表面科学性能,尤其在混凝土材料的传输、冻融、收缩及其他耐久性能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他共参加8个国际会议组织,发表200余篇学术论文,出版14部著作和16部国际会议组织系列图书。他主持编写的两部有关混凝土抗冻融循环性能的测试标准(CDF-CIF)成为欧洲通用标准并被广泛使用多年。  

      1212日上午10:00-12:00Setzer教授在德才馆441会议室进行了“The SLGS (Solid-Liquid-Gel-System)Model of Hardened Cement Paste”的主题讲座,讲座由孙振平教授主持,土木工程材料系40多名教师、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以及上海建工和隧道公司的部分专家参加了此次活动。

      Setzer教授提出了一种新型固体-液体-凝胶系统(SLGS)模型。该模型证实了Feldman-Sereda模型(解释质量改变与收缩的关系)与慕尼黑模型(解释低气压区表面能与潮湿变形的关系)的试验结果。试验采用硬化水泥浆体试件,通过高精度重力吸附测量,结合氦气真密度测试仪、热熔测量仪和等温长度(收缩)法等验证了SLGS的适用性。结果发现,当硬化水泥浆体收缩时,凝胶颗粒会膨胀,而表面物理(如分离压力)法可以解释这一差异。

      在问答环节,老师和同学们纷纷就自己感兴趣的方面提出问题,Setzer教授耐心地一一进行了解答。讲座后,大家还与Setzer教授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1214日上午10:00-12:00Setzer教授在嘉定校区教学C412进行了“How to OrganizeScientific Work?”的课程讲座,讲座以课堂的形式进行,由孙振平教授主持,土木工程材料系全体大四学生、部分研究生以及企业界专家参加了此次讲座。

      讲座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Setzer教授提出一种更有效地进行科学试验的新方法,以突破目前的局限性,达到最优的认知水平,有利于未来的研究工作。在第二部分,教授通过冰霜测试的具体案例,着重讲解了混凝土在冻融循环试验中的失效机理及hcp模型的发展。首先,设定特殊的力学和化学环境使凝胶水处于高负压状态;接着,将微冰透镜模型(Micro-Ice-Lens)通过表面热动力学引入微观结构,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多孔介质理论)引入高度瞬态宏观部分。结果发现,随着少量离子的溶解,分离压力的静电特性改变,裂缝会增加。冻融环节是一种人为饱和过程,其对试件损伤效率远高于毛细引力和扩散的效率,混凝土的内部损伤与冰的形成有关。

 

 

      121510:00-15:00,孙振平老师邀请Setzer教授参加了课题组例会,杨旭、唐晓博、蒋晓星、张世杰和庞敏等同学分别汇报了自己的研究课题和近期工作情况,Setzer教授逐一进行了细致的提问和点评。

 

 

 

      Setzer教授的同济之行给我们带来了新鲜的学术灵感,同学们纷纷表示经过Setzer教授的指导,对自己的研究方向有了更多的新想法,对土木工程材料也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Copyright 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土木工程材料系

地址:上海市曹安公路4800号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