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大学首席教授李宗津博士做客同济-科思创杰出学者讲坛
2017年12月18日下午,材料学院同济-科思创杰出学者讲坛在同济大学嘉定校区德才馆(材料学院)441会议室顺利举行。本次杰出学者讲坛邀请了澳门大学应用物理与材料工程研究所首席教授李宗津博士作了“基于物理学原理开发的先进土木工程材料技术”的学术报告。土木工程材料系主任孙振平教授主持了本次讲坛,材料学院众多师生参加学习了此次学术报告会。
孙振平教授首先对李教授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同时他还向在场师生简要介绍了李宗津教授的求学和工作经历,以及研究方向及取得的显著科研成果。报告会开始,李宗津教授简要介绍了澳门大学的基本概况,他表示澳门大学成立较晚,但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并希望可以多增进两校之间的学术交流。随后,李宗津教授以物理学知识为铺垫,将量子力学和分子动力学基本理论与混凝土学相结合,向师生介绍了混凝土材料融合物理基本知识后的延伸与发展。
李教授分别从“量子力学构建C-S-H模型—纳米科学与纳米技术”,“功能材料的开发与应用”(无机反射型隔热材料、相变保温隔热板材、薄壁低频隔音材料、水泥基因改性的水凝胶、水泥基压电机敏材料),以及“磷酸镁材料3-D 打印技术”、“非接触式电阻抗测试方法”和“碗型液浮式风力发电系统”等诸多方面介绍了其领导的科研团队的研究成果及最新进展,参会老师、同学积极与李教授交流互动,收获颇丰,学术报告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李宗津教授现为澳门大学应用物理与材料工程所首席教授及香港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教授。他198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获学士学位,1990年和1993年在美国西北大学分别获硕士与博士学位。他担任国际标准化组织技术委员会(ISO/TC71)委员,欧洲混凝土委员会防火委员会委员,美国混凝土学会中国分会的创会主席。李教授多年来一直从事土木工程材料的基础与应用研究。他在混凝土基础理论与测试方法取得了多项原始性创新成果,在非接触电阻率技术监测混凝土水化及早龄期性能、水泥基压电传感器的开发和应用、水泥基因改性复合材料、高韧性混凝土开发技术等领域引导着世界研究的潮流。他已出版了5本英文专著,其中《Advanced Concrete Technology》一书被世界各国知名图书馆收藏。已发表的400余篇学术论文中,有329篇被Scopus收录,Scopus引用次数达4972,H-index 38;有298篇论文被SCI收录,SCI的引用次数达4156次,H-Index达到33。他于2016年被评为土木界全球150位被引用次数最多的研究人员之一,并于2017年获得代表科研终身成就奖的亚瑟·安德森奖章,这也是此奖项设立45年以来第一次由来自中国的科学家获得。
Copyright 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土木工程材料系
地址:上海市曹安公路4800号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